您當前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政清調研指導丹江口水庫特大橋建設和科技創新工作

來源:十淅分部 發布時間:2022-07-10 22:37:15 作者:唐守峰 瀏覽次數:23696 次

7月1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政清到十淅高速丹江口水庫特大橋調研指導大橋建設和科技創新工作。湖北交投集團黨委委員詹建輝,中交二航局總經理張鴻,湖北交投集團建設事業部副總經理付克儉,十淅公司領導陽晏、周大華、沈峰、劉朝輝等陪同調研。


在丹江口水庫特大橋鋼主梁總拼場,陳政清院士查看了基于PBL鍵新型鋼-UHPC組合結構,詳細了解其結構設計、施工工藝及質量管控情況,認為其具有自重輕、施工便利、經濟耐久等優點,可以同時解決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疲勞開裂和鋪裝易損問題,值得推廣。


在丹江口水庫特大橋建設現場,陳政清院士仔細查看了永臨結合斜拉索阻尼器、UHPC濕接縫、鋼主梁吊裝焊接等部位,聽取了現場負責人的介紹,并就相關技術問題同現場技術人員進行了交流。陳院士對丹江口水庫特大橋銳意進取,大膽突破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予以贊許,并就后續總結提升給出了建議和意見。


丹江口水庫特大橋是十淅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大橋全長1076米,主跨76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徑的部分地錨式輕型組合梁斜拉橋。大橋建設面臨諸多難題,建設者們勇于擔當,先后攻克施工期斜拉索風雨振難控制,跨中無軸力連接裝置精度要求高、耐久性不佳,鋼主梁拼接碼前錯邊量大等技術難題,首創和研發了大跨徑地錨式斜拉橋結構體系及新型跨中無軸力連接裝置、基于PBL鍵的新型鋼-UHPC組合結構、軟巖地質國產碳纖維錨桿、永臨結合斜拉索阻尼器、大錯邊量鋼主梁調梁拼接技術等先進技術和工藝工法,為大橋優質高效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調研期間,陳政清院士還參加了丹江口水庫特大橋跨中無軸力連接裝置安裝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評審會。


陳政清院士現為湖南大學教授,長期從事橋梁等大型結構的工程力學問題研究,以工程中亟待解決的重大疑難力學問題為導向,在結構非線性分析理論與應用、結構減振技術、結構抗風理論與技術等三個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研究成果已成功應用于國內外多項重大工程,其中電渦流減振技術已逐漸成為土木、機械等多個行業的共性關鍵技術。

下一篇:楊琴深入十巫北三標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

上一篇:劉朝輝深入十淅高速項目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

Copyright (C) 2013-2018 版權所有:湖北交投十巫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地址:十堰市張灣區建設大道77號 郵編442000  鄂ICP備17021959管理登陸